《與成功有約: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教你如何從依賴走向互賴!

在人生的不同階段,我們時常面臨選擇與挑戰:該如何從別人的期待中抽身,成為能為自己負責的獨立個體?又該如何在獨立中不失溫度,與他人建立穩定且真誠的連結?《與成功有約》這本書提供了一條具體的路徑,透過七個高效能的習慣,幫助我們從依賴走向獨立,再從獨立邁向互賴。這不只是效率與成就的訓練,更是情緒成熟、關係經營與自我實現的練習。本篇文章將依序介紹這七個習慣,並拆解它們如何在每一個成長階段中發揮作用,協助你一步步邁向更完整、更有力量的自己。

與成功有約

《與成功有約》這本書在講什麼?

《與成功有約: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(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)是史蒂芬.柯維(Stephen R. Covey)所著的經典之作。自1989年出版以來,它成為了無數人在職場、生活與內在成長上的指引地圖。

柯維將人的成長歷程分為三個階段:從依賴(Dependence)到獨立(Independence),最終達到互賴(Interdependence)。他提出的七個習慣,正是幫助我們實現這三階段轉變的核心工具:

1.主動積極 → 擴大影響力

以選擇為中心,不受環境與情緒支配

2.以終為始 → 釐清人生定位

以價值觀為核心,設定願景與目標

3.要事第一 → 找到目標與方法

以原則為優先,管理時間與能量

4.雙贏思維 → 創造最大價值

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關係

5.知彼解己 → 維繫人際和諧

以同理心溝通,先理解他人再尋求被理解

6.統合綜效 → 化解衝突、找到出路

尊重差異,共創高於雙方的第三選擇

7.不斷更新 → 改變自己與他人的人生

身心靈持續更新,建立內外一致的效能

前三個習慣強調的是「自我掌握」,協助我們從依賴他人走向自主獨立。中間三個習慣則是建立在獨立之上,發展人際智慧,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互賴關係。第七個習慣則是維繫整體效能的核心,讓我們持續更新、整合內在與外在的力量。

與成功有約: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
與成功有約: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

從依賴到獨立

在依賴期,我們習慣將責任推給他人、外在環境或命運。要邁向真正的自我負責與自由,需要透過前三個習慣的養成,培養主動性、清晰目標與行動力。

習慣一:主動積極

專注做好你能控制的事

列出你目前煩惱的事情,畫出兩個圈──一個是你關心但無法改變的(例如疫情、他人反應),一個是你可以影響的(如自己的態度、工作表現)。每天投入精力在後者,例如主動準備會議簡報、設定早起的作息,讓自己在「有控制權」的事情上練習行動。

造成影響,不要被影響

遇到他人情緒、責備或壓力時,先暫停三秒,不立刻反應。你可以練習「回應而非反射」的技巧,例如對批評說:「謝謝你的意見,我會思考看看。」這讓你成為選擇的主人,而不是環境的受害者。

習慣二:以終為始

從開始就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

想像自己的告別式,旁人會怎麼描述你的一生?這是柯維建議的反思方式。透過這個畫面,你能更清楚什麼才是你在意的價值與方向,並寫下一份個人使命宣言。

改寫人生腳本

回顧你過去常被期待扮演的角色,例如「乖女兒」、「完美員工」,然後反問自己:「我真正想活出的樣子是什麼?」寫下新的內在劇本,提醒自己未來的選擇要與此一致。

改變觀察世界的視角

當你感到焦慮或挫敗時,先不急著處理問題,而是改變解讀方式。例如失戀後不是「我被拋棄了」,而是「我正在學習界線與自我價值」。練習用內在價值觀來框定經驗。

習慣三:要事第一

管理重要性而非時間

每週日安排時間,畫出你的「四象限圖」,優先處理「重要但不緊急」的項目──像是健康檢查、親密關係對話、自我進修。這些才是對未來影響最大的事。

勇敢開口說不

列出三個你常因不好意思而答應的事情,例如臨時加班、無效聚會。下一次面對類似情境時,用「我需要保留時間處理其他更重要的工作」來婉拒,是保護時間也是尊重自己。

放手之後成就更大

觀察哪些事情非你不可,哪些可以請他人幫忙或簡化流程。學會「授權而非交辦」,給對方足夠信任,讓你能把精力放在高價值的任務上。

從獨立到互賴

獨立是互賴的前提。唯有擁有自我認同與內在穩定,才有能力進入健康、成熟的關係。而習慣四至六幫助我們建立深度的合作、溝通與共創能力。

習慣四:雙贏思維

人生不是零和遊戲

當你羨慕別人的成功時,練習欣賞而非比較。每天說出一句「我欣賞某人哪一點」的話語,是培養富足心態的起點。

每個人都可以是贏家

在討論工作方案時,先問對方:「你最在意什麼?」再說明自己的立場,共同尋找雙贏的可能。避免一開始就進入你輸我贏的爭論。

習慣五:知彼解己

適時扮演知心人

與朋友或伴侶談話時,練習重述對方的話:「你是覺得他這樣講,讓你很失望,對嗎?」這會讓對方感到被聽見,而非被評斷。

優先理解對方的立場

在意見不同時,先問自己:「我是否真的理解對方的核心擔憂?」試著換位思考,站在對方背景下重新看待這件事。

習慣六:統合綜效

尊重人我殊異

當你對他人意見反感時,不急著否定,而是說:「這和我習慣的方式很不同,可以多說一點你的想法嗎?」讓差異成為好奇的起點,而非衝突的火源。

尋求第三選擇

與夥伴討論時,提出「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?」不急著做決定,先擴展彼此視野,激發新的創意方向,往往會找到雙方原本沒想到的更好方案。

全人更新的基石

持續自我精進,才能長期保持成效與關係的品質。習慣七涵蓋身體、心智、情感與靈性的全人更新。

習慣七:不斷更新

日復一日提升自己的能力

建立每日儀式:早晨冥想5分鐘、中午走路20分鐘、晚上寫日記反思情緒。每週讀一本書、每月設定一次學習主題,是你持續成長的動力來源。

成為支持周遭的力量

把自己的學習轉化為分享,主動鼓勵同事、朋友,也加入支持型社群,提供回饋與幫助。當你成為他人成長的資源,你的影響力也會自然擴展。

結語:讓七個習慣成為你成長的地圖

從依賴到獨立,再走向互賴,這是一條值得走一生的路。《與成功有約》提供的七個習慣,不是一步登天的捷徑,而是一種可持續實踐的生活方式。在自我探索、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的旅程上,願你也能透過這七個習慣,看見更成熟、也更有力量的自己。

在女力心聲,我們相信每一位女性都有無限的潛力和力量。我們的頻道致力於集結女力、支持妳的夢想,並分享那些在光鮮亮麗成就背後,不為人知的努力付出和勇敢堅持的故事。希望這些故事能夠給妳帶來啟發和力量,讓妳知道妳並不孤單。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