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妳開始反覆思考「是不是該轉職」時,通常不是因為一次衝突或某個壓力瞬間爆炸,而是妳心裡有個聲音開始變大:我值得更好的選擇,我想要更符合自己價值的生活。這篇文章想溫柔陪伴妳,理解轉職是什麼、為什麼妳會想轉職、要怎麼準備,以及如何在這趟不確定的旅程依然穩定前行,走向更適合自己的地方。
女力心聲 GRL PWR TALKS

—
轉職是什麼?
轉職並不是單純換一份新工作,而是從目前職務、產業或角色跨向新的跑道。它往往意味著:
- 妳想換一種生活節奏、價值感或成就感。
- 妳開始想把能力用在更能發揮的地方。
- 妳不再滿足於「還可以」,而是想要「更適合自己」。
與跳槽不同,跳槽是「在同一個領域換公司」;但轉職是「換一種生活」。它往往伴隨重新學習、重新定義能力,也可能需要建立新的專業身份。
—
為什麼妳會想轉職?
轉職的念頭通常不是突然出現,而是在長期的不平衡與壓力累積後慢慢浮現。當妳開始覺得疲憊、委屈、失望,或對未來不再抱持期待,這些情緒其實都在提醒妳:是時候重新思考自己的方向了。妳可能有以下感受:
1.工作內容不再成長
每天的任務只剩下重複、消耗,能力被侷限,生活也跟著停滯。
2.職場文化讓妳疲憊
被忽略、被壓抑,或承受過高的情緒勞動,每天上班都像在穿盔甲。
3.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
薪資停滯、升遷無望、努力不被看見,讓妳懷疑自己是否值得更好的。
4.渴望更有意義與彈性的生活
妳想兼顧生活,做與價值相符的工作,追求更真實、更健康的自己。

—
如何開始準備轉職?
轉職不是一個突然的決定,而是一段需要「看清自己、理解市場、補強能力、設定節奏」的過程。即使未來仍然充滿未知,妳也會因為看見自己的前進軌跡而感到踏實。下面將以行銷專員 Amy 轉職 UX 的例子,透過 4 個步驟,教你如何讓轉職在現實生活中落地。
1. 盤點自己
轉職的第一步不是看職缺,而是看清「妳自己」。盤點過去的職務內容、擅長領域、讓妳感到有力量的任務,以及真正讓妳疲憊的部分,可以幫助妳找出下一份工作的方向。這個階段不是要求妳立刻找到答案,而是讓妳理解:哪些能力能延續?哪些價值觀不能妥協?哪些特質是妳在未來工作中最希望被發揮的?
例子:
Amy 做了 3 年行銷,但越做越覺得沒有成就感。她先從盤點開始,發現:
- 她喜歡分析用戶行為、企劃流程、發想解決方案
- 她不喜歡雜務、報表與天天衝績效的壓力
- 她在跨部門協作、使用者研究、優化流程中最有成就感
盤點後,Amy 發現自己最擅長「理解用戶需求、整合資訊、改善問題」,剛好與 UX 的核心能力重疊,於是她決定從行銷專員轉職成 UX 設計師。
2. 調查與探索
方向浮現後,下一步是深入調查產業與職務,避免因為「想像」而做錯決定。調查能讓妳看清市場待遇、工作內容、技能需求,以及這條路是否與妳的生活方式相容。妳會越研究越有方向,也會減少因未知而產生的焦慮。
例子:
Amy 在確定 UX 是可能方向後,開始進行調查:
- 查詢 UX 的工作內容:訪談、線框圖、原型製作、流程設計
- 確認技能需求:Figma、使用者研究、資訊架構
- 評估 UX 的薪資、發展是否高於自己的現況
- 訪談兩位從行銷轉 UX 的前輩,了解跨領域成功關鍵
調查後,她從單純的「想轉職」,變成實際知道「可以怎麼開始轉職」。
3. 補強能力
補強能力是讓妳在面試時「能拿出證據」的重要一環。妳不需要一次學很多,而是從最能縮短差距的技能開始。透過課程、作品集、個人專案累積經驗,妳會在這個階段看見最明顯的前進感。
例子:
Amy 根據調查結果開始補強能力,她做了這些事:
- 第 1 個月:學 Figma,完成兩個小型 UI 練習
- 第 2 個月:做一個完整 UX 專案(重設某電商 APP 的下單流程)
- 第 3 個月:把所有作品整理成作品集,並寫出設計思考流程
三個月後,她擁有作品集、基礎工具能力與轉職故事,能夠自信地向公司展示跨領域的可行性。
4. 設定時間表
設定時間表能讓妳保持節奏,不因焦慮而停滯。透過拆解目標、建立週期任務,妳可以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仍然維持穩定前進,讓轉職變成一條「可掌控」的道路,而不是混亂的迷霧。
例子:
為了保持穩定,Amy 替自己設定了明確的 3 個月進度:
- 第 1~2 週:自我盤點、確認 UX 方向
- 第 3~6 週:學 Figma+完成兩個練習案
- 第 7~10 週:完成一個完整 UX 專案
- 第 11~12 週:整理作品集與履歷
- 第 3~4 個月:開始投遞履歷、練習面試
有了時間表後,Amy 不再感到迷茫,每一天都有明確的任務與進度,轉職變得可控也不再焦慮。

—
無經驗怎麼轉職?3 個成功關鍵
大家在轉職最擔心的就是「我沒有經驗,企業會願意給我機會嗎?」其實企業看重的往往不是妳是否做過相關工作,而是「妳是否有潛力、邏輯、能力,把新工作做好」。以下 3 個關鍵,能讓妳即使無經驗,也能提升轉職成功率。
1. 做好履歷定位
無經驗轉職時,履歷不是寫「妳做過什麼」,而是寫「妳能帶來什麼」。
妳需要強調:
- 可轉移能力:例如溝通、統整資訊、專案管理、跨部門協作、邏輯分析
- 妳解決問題的方式:用具體案例展示妳的思考能力,而不是貼職稱在履歷上
這能讓企業理解:即使妳不是同領域出身,但妳的能力是可複製、可學習、可延伸的。
例子:
Amy 在過去的行銷工作中,負責優化用戶填單流程,減少錯誤率 30%。她把這段經驗放進「問題 → 分析 → 方案 → 成果」的格式,直接凸顯她的邏輯能力、用戶洞察能力與改善流程能力,即使這不是 UX 經驗,卻是 UX 最看重的能力。
2. 作品集或成果整理
無論妳是想做 UX、PM、行銷、文案或企劃,「作品集」都是讓企業快速理解妳能力的最好方式。
重點是:
- 展示妳如何思考、如何做事,而不是只展示一堆成品
- 讓主管看到妳的邏輯與流程,而不是只看妳的舊職稱
作品集不一定要很華麗,但一定要:
- 清晰
- 有結構
- 呈現妳如何解決問題
例子:
Amy 用 Notion 做了簡單的作品集,只有三個專案:
- 重新設計一個電商 APP 的購物流程
- 針對朋友的品牌做使用者訪談
- 個人 UI 練習作品
雖然不多,但每個作品都呈現她的流程、思考、假設與改善方式,這比「我上過哪些課」有用得多。
3. 面試準備
無經驗轉職,面試是關鍵中的關鍵。妳需要提前準備:
流暢的自我介紹:1 分鐘內清晰呈現
- 妳是誰
- 妳在找什麼
- 為什麼適合這個角色
跨領域常見面試題:
- 為什麼想轉職?
- 你能帶來什麼?
- 沒有相關經驗,你如何證明自己能勝任這份工作?
- 你做過哪些與這份工作相關的專案?
記住:企業不是在考驗妳的經歷是否完美,而是在評估妳是否具有「可塑性」。
例子:
Amy 的自我介紹這麼說:「我過去在行銷工作最擅長的是使用者洞察與流程優化。我之所以想轉 UX,是因為我想把這些能力更系統化地運用在改善產品體驗上。我也完成了三個 UX 專案,作品集中都有詳細流程。」
—
想轉職但不知道要做什麼怎麼辦?
這是很多女性在轉職時最容易卡住的地方,其實原因並不是「妳沒有方向」,妳之所以覺得「我不知道我想做什麼」,大多是因為:
- 妳太久沒有問自己真正的渴望
- 妳過度習慣滿足別人的期待
- 妳害怕承認真正喜歡的工作不被理解
- 妳忙到沒有時間停下來聆聽自己
妳可以從以下問題開始探索方向:
- 哪些任務讓妳「做起來很順」?
- 哪些事情讓妳「做完覺得有力量」?
- 妳期待五年後的生活長什麼樣?
- 如果不考慮薪水,妳真的想做什麼?
方向不是突然冒出來的,而是在理解自己後慢慢浮現。
—
轉職常見挑戰:如何在轉職期間做好心理管理?
轉職最困難的部分往往不是妳的履歷與能力,而是情緒。
常見轉職挑戰包括:
- 對未知的不安:害怕選錯、害怕薪資倒退、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夠。
- 自我懷疑:尤其跨領域時,「我真的可以嗎?」會頻繁出現。
- 身邊人的質疑:家人或同事可能不理解妳的選擇,讓妳更感孤單。
- 過渡期的不穩定:新工作的技能還在學習中,還無法立刻看到成果
要穩住自己,妳可以這樣做:
- 接受焦慮是正常的:焦慮不是失控,而是「正在進入新階段」的訊號。
- 把大目標拆成小任務:一天完成一件事,就能慢慢降低壓力。
- 不要比較速度:每個人的起點與限制不同,妳的步調就是最適合的步調。
- 建立支持系統:向理解妳的人傾訴,遠離負能量的評論。
- 給自己緩衝:妳可以累、可以怕,也可以停下休息,這不代表妳失敗,而是妳在調整狀態。
轉職的路上,最重要的不是走得快,而是走得穩。只要每天前進一點點,妳就比昨天更靠近想要的生活。
—
轉職,是更靠近自己的旅程
轉職是一段走向更適合自己的旅程。過程中妳會害怕、懷疑、動搖,但妳也會看見自己比想像中更堅強、更清晰、更值得被成全。請記得:妳不是在離開一份工作,妳是在走向一個更對的位置。那個地方正在等著妳,而妳也正在一步步靠近它。
在女力心聲,我們相信每一位女性都有無限的潛力和力量。我們的頻道致力於集結女力、支持妳的夢想,並分享那些在光鮮亮麗成就背後,不為人知的努力付出和勇敢堅持的故事。希望這些故事能夠給妳帶來啟發和力量,讓妳知道妳並不孤單。
一個集結女力、支持女力夢想的訪談頻道。節目將邀請無論來自什麼地方、什麼背景、什麼行業的女力代表,分享那些在光鮮亮麗成就背後,不為人知的努力付出、勇敢堅持的故事。讓我們一起分享女力精神! Together empowering women! 搜尋節目Instagram認識更多女力 @grlpwrtalks 或前往節目官網 https://grlpwrtalks.tw/
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讓人生這趟旅程不白走一遭
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
不設限的去構想一個你極力想達成的遠大目標
並且踏實的一步接著一步走、一磚一瓦扎實打造
你將在這創造(業)的過程中
甘之如飴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1bp0v9u00be0h185mgpa1kb/comments
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—












